您好,欢迎访问宜兴市人民医院官网!

总机:0510-81550101、0510-81550102、0510-81550103

门诊服务台:0510-83055200、0510-83055201

患者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患者服务

【健康科普】您知道“最难长的骨折”吗?

发布时间:2025-07-29 浏览:214 次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是不是一百天后骨折就愈合了呢?

实际上正常骨折愈合是一个连续且复杂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血肿炎症机化期(伤后1-2周)原始骨痂形成期(伤后2-3周开始,持续3-6个月);骨痂改造塑形期(持续数月至数年)。

整个过程受年龄、健康状况、骨折部位血供、治疗方式等因素影响,愈合时间会有所差异,但遵循这一基本规律。

骨折愈合是人体自我修复的奇妙过程,但有些骨折却像“顽固分子”,愈合时间远超常规(3-6个月),甚至出现愈合停滞,这类骨折被称为“难愈合骨折”或“延迟愈合/不愈合骨折”。其中,股骨颈骨折、胫骨中下段骨折、舟状骨骨折常被认为是“最难长”的代表,背后有其特殊原因。

一、为什么这些骨折“难长”?

骨折愈合依赖充足的血液供应、稳定的固定和正常的骨骼代谢,而这三类骨折恰恰在这些关键环节存在“先天不足”。

1.股骨颈骨折:股骨颈位于股骨头与股骨干之间,位置特殊,其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股骨头圆韧带内的小血管和股骨颈周围的血管网。一旦发生骨折,尤其是移位明显的骨折,极易损伤这些血管,导致股骨头和骨折部位血供锐减,愈合所需的营养和氧气不足,不仅愈合缓慢,还可能引发股骨头坏死。老年人因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更常见,且愈合难度更大。

2.胫骨中下段骨折:胫骨是小腿的主要承重骨,其中下段(靠近脚踝的位置)皮下组织少,血液供应本就较差,主要依赖骨干中段的滋养动脉分支。骨折后,滋养动脉易受损,加之该部位肌肉覆盖少,局部血液循环难以快速恢复,导致骨痂生长缓慢,愈合时间可长达数月甚至一年以上,且容易出现不愈合。

3.腕舟状骨骨折:舟状骨是腕骨中形状如小船的骨头,其血液供应从骨的一端进入,另一端几乎无直接血供。若骨折发生在血管供应较少的部位(如舟状骨腰部),骨折端血供会严重不足,愈合能力大幅下降,甚至可能出现骨折不愈合或骨坏死,需要手术干预才能促进愈合。

二、如何应对“难长”的骨折?

这类骨折的治疗和康复需要更精细的方案:

1.及时规范治疗:早期准确复位、稳定固定是关键,医生会根据骨折类型选择手术(如钢板、髓内钉、螺钉固定)或保守治疗(如石膏固定、支具固定),避免骨折端移位加重血供损伤。

2.改善局部血供:通过药物(如促进骨愈合的中成药、钙剂等)、物理治疗(如冲击波、红外线照射)等方式,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3.个性化康复锻炼: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的功能锻炼,既能防止肌肉萎缩,又能通过温和刺激促进骨痂生长,但需避免过度活动影响骨折愈合。

4.定期复查:通过X线、CT等检查监测骨折愈合情况,及时发现愈合延迟或不愈合,尽早调整治疗方案。

“最难长的骨折”并非无法愈合,其难点主要源于特殊部位的血液供应不足。只要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并配合科学的康复措施,大多数患者都能实现骨折愈合,恢复正常功能。如果发生此类骨折,不必过度焦虑,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耐心配合治疗是康复的关键。(曹骏敏)